众皆喧喧,只有杨士奇沉默不语。
朱允熥问道杨士奇,你有何见解?
杨士奇答道以臣之见,这三种做法,都无异于火上浇油,肯定会引起更大的恐慌,粮价反而会被抬得更高,局势反而会更混乱。
朱允熥问道你有何良策?
杨士奇道据臣粗略估算,南京大约有九万至十二万饥民。朝廷即使投放再多粮食,这些粮食也一定是被富户抢购囤积起来了,根本到不了饥民口中。
朝廷应该省去一切中间环节,大量设置粥厂,对饥民敞开供应,只饥民中不再出现饿死人的状况,缺粮的恐慌自然降低了,然后粮价自然降下来了。
杨士奇出身卑微,对民间的了解是那些象牙塔里的科举官所无法比拟的。
在众言纷纷、莫衷一是的时候,只有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破解之道。
朱允熥禁不住击节赞赏杨士奇,卿所言甚合孤意,这件事就交给卿办。
杨士奇拱手说道臣领旨!
第34章 迁都的恐慌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